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新闻 > 通知公告

乐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25-02-17     信息来源:市卫生健康委 浏览量统计: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打印 分享到 :

2024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省、市法治建设工作要点为指引,以服务人民群众健康为宗旨,以卫生健康法治政府建设和提高政务服务效能为抓手,紧紧围绕依法行政,全方位推进卫生健康法治建设工作。一年来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以党建为中心,强化党员干部带头依法履职意识。

一是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全市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充分彰显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必须肩负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常态化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等权威读物及《习近平法治思想干部教育培训读本》等重点教材作为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和行政办公会专题学法重点内容,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模范践行。

二是开展党性学习教育。‌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党内法规的学习和贯彻落实工作,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辅导、座谈交流等形式,将理论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着力提升卫生健康系统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全市医疗卫生单位领导干部带头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机关党委书记在所在支部、联系的党支部及党委会议上,组织党员集中学习“新党章”,从“新党章”的修订原则、修订后的特点等方面,对“新党章”进行深入解读,在思想上巩固深烙共产党员印记。

三是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印发《关于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工作方案》,组织为期3天的市卫生健康委领导干部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举办“医路廉心”医药行业清廉“故事荟”演讲比赛,42个基层党组织均开展警示教育和讲纪律党课,并就“六项纪律”组织开展集中研讨。强化典型案例教育,组织开展为期3个月的“许文惠、周洋严重违纪违法案以案促改”工作,一体化推进“清廉医院”建设,明确28条具体整改措施,建立问题整改台账,规定整改时限,确保问题逐一销号解决。

四是规范党建运行机制。坚持和加强党对医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全市35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完成医院章程修订,明确医院党委等院级党组织研究决定医院重大问题的制度机制,把党的领导法治化、系统化融入医院治理和现代医院管理各环节。

(二)以患者为中心,加快医疗机构法治化建设进程。

一是依法推进“互联网+”诊疗服务,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开展乐山互联网分院建设,首批入驻有乐山市人民医院、乐山市中医医院、夹江县人民医院、乐山老年病专科医院,累计开设诊疗科目(专业)18个、注册医务人员199人(其中高级职称93人、中级职称103人),为群众提供线上健康咨询、复诊开方、义诊服务、健康科普宣教等多项内容,方便群众问医就诊;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建设,乐山市中医医院已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245人次,乐山市人民医院、峨眉山市中医医院已依法拟定相关制度、流程和规范等,有序推进开诊工作。

二是依法规范诊疗行为,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安全。加强医疗技术合理应用管理,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加强对禁止、国家及省级限制、医疗机构自主管理三类医疗技术的管理工作,健全落实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并进行分类管理。完成省级限制类医疗技术备案医疗机构3家、备案1项省级限制类技术(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39项手术操作项目;加强质量安全质控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质控中心管理体系,已成立市级质控中心52个、县级质控中心360个,质控中心成立县级覆盖率达100%,专业覆盖率达94%。市级质控中心开展专项质控指导共计708次,发现问题1900余个,均全部整改到位;专项规范民营医院执业行为(全市民营医疗机构980家,占全市医疗机构总数30.35%),常态化组织执法人员、医疗质控专家对部分民营医疗机构进行抽查,发现问题60余个,均已督促整改到位。

三是有序推进法治医院建设,提高医疗机构依法管理水平。按照“现代医院管理核心能力提升行动”的要求,根据《四川省法治医院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乐山市人民医院、乐山市中医医院、犍为县人民医院、夹江县人民医院开展法治医院建设试点工作,围绕强化法治建设组织领导、成立法治工作机构、配备法务工作人员、建立合法性审查制度、开展法治培训等方面,全面督促指导医疗机构从组织架构到人员法治意识的全面提升,提高医疗机构自我管理水平和能力,从而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三)以政务为中心,切实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一是围绕改革重点抓平台建设。围绕一网通办下“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再造政务服务流程,实现申请、受理、审查、决定、制证等环节全流程在线办理,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最多跑一次”事项达100%、全程网办事项达93%、承诺提速率达77.71%。同步推进电子证照的归集运用,电子证照产生率达100%、电子印章签证率达100%。2024年,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办件量从21件提升到459件;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实现从体检到发证平均办结天数从10天缩短到5天。

二是持续提升“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质效。2024年,全市共通过“四川智慧卫监”平台接收国家、省级“双随机”任务1804单,市本级统筹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另抽取市级“双随机”抽查任务158单、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任务7单,抽查覆盖13个专业领域。专项开展托育机构、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学校采光照明“双随机”抽检工作。检查结果及时在市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公示。2024年,全市国家、省级“双随机”任务完结率均达100%,“双随机”查办案件78件、罚款10.15万元,其中市本级“双随机”查办案件20件、罚款9000元。

三是常态化提高执法办案能力水平。2024年,我委通过突击抽查方式发现问题并移交问题线索,督促高新区相关职能部门切实履行监管职责,消除监管空白。组织全市执法人员全员轮训,线上线下完成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学习和行政执法技能培训,要求在编在岗执法人员参训率100%,每名执法人员每年学习时长不少于60学时(新进执法人员当年不少于120学时);常态化向区县监督机构通报、移送涉嫌违法违规问题线索,现场带教30余次、案件查办指导10件次、移送涉嫌违法违规问题线索10次,以点促面,督促指导区县监督机构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开展全市案卷评查和执法技能竞赛,评选出市级优秀典型案例10件、执法技能竞赛获奖个人10名,通过市级案例评查将优秀典型案例向上级部门推选报送,1起公共场所案例、1起消毒产品案例被评定为全省行政处罚典型案例。2024年,我市2名执法人员被评为四川省中医药监督执法办案能手并被选中参加全国中医药监督执法骨干培养项目,其中1名执法人员代表四川省参加首届全国中医药监督执法业务竞赛,获得团体第一名、个人第二名的佳绩。

四是日常监督执法力度不断加大。今年以来我委聚焦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控、职业健康、重点场所及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执法,在节假日期间及对重要活动(会议)加强卫生监督保障,积极处理各类群众来电来访、上级交办心连心热线工单等投诉举报事项49件次。牵头全市卫生监督机构加大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单位和涉水产品监督检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现制现售水、人工游泳场所、职业和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市级抽查、卫生监督协管市级督导等专项执法工作。2024年,全市开展经常性卫生监督1.2万余户次,查处案件287起,罚款金额135.48万元。全市经常性卫生监督户次数位列全省第9位,总体案件查办数位列全省第8位,罚款金额位列全省第12位。

五是行政执法协作机构不断完善。2024年我委牵头完成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并参与市消防支队牵头的联合双随机抽查;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2024年春、秋季开学安全评估、市体育局牵头组织的经营性游泳场所联合检查等联合执法行动。全市卫生监督执法机构会同职业卫生专家、疾控中心专家等共同开展全市职业健康检查、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等多项专项督导检查,通过“执法+专家”模式及时将各专项质控和督导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线索移送至属地卫生监督执法机构依法依规进行调查处理。多地结合最高检启动的抗(抑)菌制剂非法添加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与检察部门联合开展消毒产品经营和使用单位专项监督检查。我市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行政执法协作机制作用逐步显现,传染病防治、职业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消毒卫生等领域均有相关违法案件查处。

(四)以法治为中心,提升纠纷处置效果。

一是法治宣传教育常抓不懈。持续推进社会普法宣传教育,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安全生产法治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活动。督促各级单位按照“谁管理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要求,履行法治宣传教育责任,积极营造卫生健康系统依法行政、群众知法守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二是依法做好医疗纠纷预防处理。持续推进信访法治化,依法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落实委领导接访、重点科室信访轮流值守等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条例》《四川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办法》,完善医疗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2024年,共受(办)理信访事项50件、市12345心连心服务热线1159条,回复率、办结率均为100%。

三是依法落实行政复议应诉工作。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着力提升出庭应诉率,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社会高度关注或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案件,确保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2024年,我委共有行政复议案件3件、行政诉讼案件4件,全年无行政诉讼败诉情况。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大力推进医疗机构法治建设。以开展法治医院建设为抓手,建立健全医疗机构法治工作部门,落实完善“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合法性审查、法律顾问等相关法治工作制度,切实提高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水平,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法治保障。

(二)加大执法人员培训工作力度。在坚持做好执法人员常规监督执法能力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开展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和典型案例发布工作,促进行政执法裁量标准的统一和规范,进一步提高执法办案精度和力度。

(三)持续优化创新监管方式。按照疾控体系改革后模式,持续培育和壮大疾控机构监督力量和能力。对涉及多层级、多部门监管的领域,主动协调、积极开展跨部门跨地区执法检查,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联合或交叉执法检查,形成有效监管合力,强力整治监管行业领域突出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条:
下一条: